香港四大殺人案【顯示出弱勢家庭的無助和絕望】

慈云山慈樂邨昨天發生倫常兇殺案,一對七旬夫婦疑不堪照顧壓力,用鐵鎚擊斃長期患病臥床的47歲女兒。今次事件是本月內第二宗類似倫常慘劇,令社會震驚痛心。本月初,一名53歲男子疑因不堪照顧生活無法自理的89歲老父,壓力爆煲下弒父后縱火自焚,雙雙殞命,每次看到這些倫常慘劇,真是令人心痛神傷,惻隱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在這個貧富極端懸殊社會,是非常寫實的描述。香港看似有無數慈善組織和基金,政府又有多個福利機構和求助熱線電話,但為何這些弱勢家庭成員,依然感到求助無門,生不如死。若非迫不得已、萬念俱灰,殺人者又豈能忍心對至親下毒手,甚至在殺害至親后選擇自殺,以求徹底脫離人間苦海。
這些都是殘酷的社會現實,看到這些不忍目睹人間慘事,有些同情心的人又愛莫能助,由于大多數基層家庭月入微薄,天天為口奔馳,真是自顧不暇,又怎理得“別人的瓦上霜,只有自顧掃清自家門前雪”。香港大廈林立,試問又有多少人會知道全層樓的隔鄰姓甚名誰?這就是當今冷漠無情社會的寫實。
據統計,本港約有30多萬傷殘人士、約110萬長者,和長期病患者,均需要家人長期照顧,這些傷殘人士、長者及長期嚴重病患又不能自理者,其家人或許領取一定金額的政府津貼,但有關津貼或不足以應付基本家庭開支。家人既要負起沉重的工作,又要照顧傷殘者或長者的起居飲食、外出求診等,真是感到身心俱疲,苦不堪言,除了長嘆命運作弄人,“為何偏偏選中我如此苦命”,又有誰人可相助,而且長貧難顧,所以最后仍只能有賴政府提供的安全網。
這數年來,香港經歷暴色暴亂,疫情沖擊,經濟不景,市民真是苦不堪言,再看到這些倫常慘劇的發生,好像令人生都感到灰暗。香港再不能如此沉淪下去,政府必須對弱勢社群多些關注,宗教團體和慈善團體應該呼吁信眾和熱心人士,多些關注弱勢家庭,尤其是貧病交迫家庭,伸出同情之手,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善事善行應由身邊親友及鄰舍做起,不要“滿口仁義道德,做就無影無蹤”。
不論任何宗教或教育,都有共同信念,就是認為“行善最樂”,“施比受更有福”,“助人為快樂之本”,希望政府帶頭助長市民樂于助人的風氣,所謂積德、積福、積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香港電臺作為官營電臺,能否為政府和社會大力鼓吹宣傳這股善良正義風氣?政府更應撥多些資源去關注支援部份高危或貧病交迫家庭,避免這些倫常慘劇經常發生。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