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抗洪上市公司概念股有哪些(2021抗洪龍頭股票一覽表)

為大家解答關于 2022年抗洪上市公司概念股有哪些,針對“2022年抗洪上市公司概念股有哪些”的話題,財都小生為你搜集了相關文章, 僑龍應急單一產品能否撐起“應急第一股”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來看2022年抗洪上市公司概念股有哪些咋回事。
據深交所公告,9月30日福建僑龍應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僑龍應急")將上會創業板,欲公開發行不超過2000萬股募資5.82億元,布局福建僑龍應急救援裝備改擴建、僑龍應急搶險服務中心建設、研發技術中心升級等項目,并補充流動資金。
僑龍應急主要從事應急搶險車、泵的生產和銷售,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報告期內,公司銷售的主要產品為大流量供排水搶險車。放眼A股市場,目前沒有一家上市公司與僑龍應急類似專業深耕供排水應急搶險裝備,公司闖關創業板如能成功,產生的“第一股效應”將給應急搶險裝備行業開創資本化范本。
細分領域市場局限
公開資料顯示,報告期內,僑龍應急銷售的主要產品為供排水應急搶險裝備,主要應用于抗洪排澇、消防滅火、市政管網維護等場景,實現快速高效的排水和供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僑龍應急了解到,上至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到2021 年河南鄭州特大暴雨等洪澇災害搶險現場均曾有僑龍應急供排水搶險裝備的身影,公司因在應急搶險救援領域作出的貢獻,榮獲了應急管理部頒發第五屆“全國 119 消防先進集體”。
具有較高社會效益的僑龍應急走向資本市場,公司市場化經營是否能經得起考核?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6月,僑龍應急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98億元、1.59億元、3.70億元和1.53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5031.84萬元、3298.07萬元、1.05億元和4151.04萬元。2021年僑龍應急的業績實現了暴增,其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3.2%,凈利潤同比增長了219.41%。
僑龍應急回應報告期業績表現時認為,公司下游客戶主要為武警部隊、消防系統、水利及防汛系統、應急管理機構、市政管理及排水部門等使用財政資金的國家機構,對于應急裝備的購買需求較為剛性,但其購買需求同時受到國家應急產業規劃布局、防災備災需求、資金實力等因素的影響,具體購買的時間也受到政府部門機構設置變動、財政資金預算和安排的影響,從而客戶及訂單不夠穩定。
“當前公司所處細分領域市場空間相對較小,且細分領域的高增速可能受到客戶需求變化和資金安排的影響,新產品拓展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同時下游客戶復購率較低,使得公司業績波動容易波動?!闭泄蓵?,僑龍應急主動提示公司可能面臨業績較大波動的風險。
報告期各期,僑龍應急通過公開招投標獲取的訂單額分別為1.59億元、1.19億元、2.52億元和1.32億元,2022年上半年此類方式的訂單銷售額占比已達86.29%。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下游政府機構等客戶采購招投標程序整體延期,直接導致僑龍應急經營業績同比下滑。2021年,受益于國家層面應急管理意識的進一步強化,公司的民用產品和專業搶險隊伍產品均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應急裝備行業屬于特定領域,各細分行業多是政府、機構等主導市場需求,容易受到資金規劃,環境災害發生程度的影響?!北本┎轿磥砜萍汲悄诚涝O備供應商黃姓負責人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透露,受制行業特性等原因,應急裝備行業缺少市場化,同時因為屬于特殊采購行業,不能實現大眾化應用的應急裝備細分行業市場空間有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因為市場運營限制,僑龍應急所處的具體細分領域甚至缺少公開披露的行業市場數據,更少有權威市場研究報告。
據僑龍應急查閱期刊公開研究報告、匯總公開采購信息和測算需求缺口等三種口徑分別測算所處領域市場空間,預計2022年公司所在行業的市場空間約為 14.97億元至 15.45億元。但招股書中,僑龍應急表示,預測數值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市場空間測算存在不準確風險。
產品單一、研發動力不足
小眾特殊的行業背景下,僑龍應急甚至少有競爭對手,與公司同行業的其他企業,國際上主要是美國 MWI 公司、荷蘭海創公司等,國內主要是長沙迪沃機械、湖南華汛應急、捷達消防科技、明光浩淼等公司,其中明光浩淼為北交所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消化滅火裝備。
國內市場上,與僑龍應急業務最為接近的同行業公司是長沙迪沃機械,目前長沙迪沃機械母公司湖南耐普泵業股份有限公司已披露招股書,正在上市審核階段,但是耐普股份主要從事工業泵等領域,移動應急供排水裝備只是其小部分業務。
僑龍應急上會創業板如果順利,將成為A股市場第一個實現上市的供排水應急搶險裝備公司,但缺乏競爭對手的僑龍應急能否帶給投資者期待仍需觀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公司多輪問詢函發現,深交所同樣對僑龍應急的經營穩定性、核心競爭力和研發實力等問題進行多次追問。
事實上,市場受限、缺少市場化競爭的僑龍應急在報告期內確實呈現了多項經營和研發問題。
僑龍應急定位為應急裝備技術創新型企業,并表示除供排水應急搶險裝備以外,正在研發和開拓遠程供排水系統、坍塌建筑物遠程氣力抽吸應急救援系統等新產品,并積極拓展應急服務業務。但報告期內,公司供排水應急搶險裝備的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達93.07%、93.94%、97.86%和97.15%,其中大流量供排水搶險車產品貢獻各期營收額分別達1.79億元、1.40億元、3.50億元和1.45億元,各期占公司營收比重均在90%左右。
“報告期內的產品類型較為集中、產品結構和業務形態較為單一?!睂Υ耍瑑S龍應急解釋稱,公司正根據市場調研和客戶需求、政策導向等研發新產品,但新產品開發進度和市場接受度、應急服務業務拓展進度仍存在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僑龍應急表示,公司是國內較早采用液壓驅動水泵技術的供排水應急搶險裝備制造商,制定了我國現行有效唯一關于應急排水車輛的行業標準,填補了我國該項領域空白,但反映在研發投入上,公司的研發實力難樂觀。
報告期各期,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 1094.13萬元、1008.08萬元、2067.74萬元及1117.46萬元,其中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的費用占比就達10%左右規模,2022年上半年這一比例更是高達24.50%。
“應急裝備等特定行業的市場競爭環境較為特殊,由于市場空間狹小,參與者不多,自愿提高研發動力相對小?!睎|北證券分析人士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咨詢時表示,特殊領域下的企業實現資本化也難以實現市場化發展。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僑龍應急的營收規模增長不僅有客戶采購的剛性需求的影響,此外公司主要產品大流量排水搶險車持續大幅漲價,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報告期各期,公司大流量排水搶險車的平均單價分別為180.95萬元/臺、206.33萬元/臺、215.85萬元/臺、230.05萬元/臺,毛利率分別為58.79%、59.11%、56.33%、57.81%。這意味著公司不用提升多大技術實力,公司每臺產品的毛利就能輕松實現百萬元。
輕輕松松就可以實現高毛利的僑龍應急是否有著急切的上市需求,公司募資項目是否還有必要?就此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次向公司采訪,但是均未獲得公司及時回應。
股份回購下的上市壓力
回溯僑龍應急報告期融資歷史不難發現,目前公司急于登陸資本市場,背后有著迫不得已的動力。
2017年12月,僑龍應急前身僑龍有限通過增資方式引入張勇、廖洪平、陳晉興3名外部投資者時,公司、公司控股股東環宇科技及公司實控人林志國、林立倫、林立珍就與其簽署對賭協議,就有關IPO申報時間、經營業績、股權退出等相關事項做了約定。
2018年5月,僑龍有限通過控股股東環宇科技股權轉讓方式再次引入外部投資者俞燁根(系代陳霞持有),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再次簽下對賭協議,約定IPO申報、經營業績、股權退出等相關事宜。同年8月,僑龍有限再次增資擴股引入新興投資、匯鑫投資、新羅投資三家外部投資者,同時簽署業績補償,股份回購等對賭協議,約定下IPO 受理和上市的具體日期。
公司是否已經完成了此前的對賭協議,招股書中僑龍應急并沒有詳細交代,但2019 年12月公司完成股改,在2021年6月就進行了縮股操作,將總股本由8000萬股縮減至 6000萬股,減少的股本金轉入資本公積,少見的縮股操作背后是否是迫于外部投資的對賭協議壓力,公開資料中,僑龍應急并沒有進行說明。
據招股書披露,在完成縮股之后,緊接著在2021年9月30日,僑龍應急控股股東環宇科技及實控人就分別與新興投資、匯鑫投資、新羅投資簽署股份回購協議,重新約定若公司未能在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首次公開發行并上市,新興投資、匯鑫投資、新羅投資有權要求公司對賭方回購其持有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份。
該協議自公司交表被受理時終止,但若僑龍應急最終未能完成上市,則協議自動恢復法律效力,并自始具有約束力。
僑龍應急因此在招股書中提示稱,公司存在控股股東及實控人的持股情況發生變化,進而對公司日常經營的穩定性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
帶著股份回購壓力沖擊上市,僑龍應急能否在上市之后獲得投資者認可同樣將是繞不開的話題。
2022年抗洪上市公司概念股有哪些,現在,你了解 2022年抗洪上市公司概念股有哪些(2021抗洪龍頭股票一覽表)了么?本文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會喜歡。聲明:該內容系21世紀經濟報道網友自行發布,所闡述觀點不代表本網(橡膠經濟網)觀點,如若侵權請聯系財都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