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金屬治理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

為大家解答關于 2022年重金屬治理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針對“2022年重金屬治理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的話題,財都小生為你搜集了相關文章, 2022年一季度這些上市公司有風險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來看2022年重金屬治理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咋回事。
ESG“漂綠”風險正不斷引起市場擔心。今年以來,不少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ESG相關報告,在講述企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決心背后,又有哪些環境風險已經產生?
今日,《每日經濟新聞》特別推出2022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環境風險榜,深度剖析A股企業環境風險。透過持續的數據挖掘與積累,記者發現,相較2021年已暴露環境風險的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上榜的企業中有近4成公司是因環境問題新登榜。
A股綠色報告項目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4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272家上市公司出現自身或旗下參控股、分公司暴露環境風險,產生500多條環境監管記錄,其中有超450份環保罰單,罰沒款數額總計約4910萬元。
2021年初,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蔚藍地圖),依據權威環境監管數據,篩選監控上市公司及其旗下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表現,并加以科學評估模型分析,推出了A股全覆蓋、數據多維度、信息嚴核查的中國首份A股上市公司環境風險榜,目前仍在持續動態更新。
A股上市公司環境風險榜TOP50?2022年一季度?行業地域分布
一季度A股綠色表現:5家上市公司涉超百萬元罰單食品飲料行業環境風險顯現
2022年一季度,272家上市公司出現自身或旗下參控股、分公司暴露環境風險,產生超450份環保罰單,罰沒款數額總計約4910萬元。
其中,五家知名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均收到了超百萬元的環保罰單,他們分別為興業科技(SZ002674,股價11.6元,市值33.86億元)、潞安環能(SH601699,股價15.56元,市值465.46億元)、浙富控股(SZ002266,股價4.65元,市值249.7億元)、美錦能源(SZ000723,股價12.22元,市值521.83億元)、中國鋁業(SH601600,股價4.99元,市值85.5億元)。
涉及上市公司的超百萬元環保罰單
這些環保處罰所涉及的上述五家上市公司也全部進入了2022年第一季度環境風險榜TOP50。
不過,此次登上環境風險榜榜首的上市公司為飼料養殖龍頭股新希望(SZ000876,股價15.62元,市值703.69億元),其環境風險值達387.9。
高企的環境風險來源于一季度中,新希望9家控股子公司累計達165.93萬元的罰款,以及旗下一家間接參股公司收到的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
以生豬養殖為主要業務之一的新希望,涉及的多數環保罰單都來源水方面的環境違法行為。譬如,新希望旗下從事生豬養殖的瑞安新希望六和農牧有限公司出現了公司氧化塘排入市政窨井處導致廢水中氨氮、總磷濃度超過標準的違法情況,由此被罰28萬元。
排名A股環境風險榜TOP50末位的上市公司唐人神(SZ002567,股價9.49元,市值114.45億元),也是一家以飼料及養殖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此次唐人神位列第50名,累計環境風險值67.7,都來源于其子公司昆明湘大駱駝飼料有限公司收到的一筆環保罰單。具體而言,2021年11月30日昆明湘大駱駝飼料有限公司受到現場檢查時,飼料生產項目正在生產,監測報告顯示,其2t/h鍋爐外排廢氣中,氮氧化物排放濃度超標1.01倍;顆粒物排放濃度超標4.14倍。由此,昆明湘大駱駝飼料有限公司被處以了28.9萬元罰款。昆明湘大駱駝飼料有限公司此前也曾因排放超標受到過處罰,唐人神2021年年報顯示,昆明湘大駱駝飼料有限公司去年就曾因鍋爐廢氣顆粒物及二氧化硫排放濃度超標,被處以了40萬元罰款。
在TOP50公司之外,榜單剩余222家上市公司暴露的環境風險程也呈現不同態勢,但其中近6成上市公司一季度累計環境風險值在28.02以下。
2022年一季度A股環境風險榜?TOP50
行業方面,過往環境風險值一直較高的幾大行業:建筑裝飾、煤炭、農林牧漁、基礎化工、房地產、環保在2022年第一季度也保持著環境風險高企的趨勢。
但在這些行業之外,今年第一季度,食品飲料行業上榜企業整體累積環境風險值也較高。其中,為消費者所熟知的華統股份(SZ002840,股價17.91元,市值84.63億元)、三元股份(SH600429,股價5.06元,市值76.77億元)、上海梅林(SH600073,股價7.78元,市值72.96億元)等8家知名食品飲料企業紛紛上榜,多因旗下子公司暴露大氣及水方面環境問題。
登上2022年一季度A股環境風險榜上市企業行業分布(僅列示累計環境風險值排名前十的行業)
一季度A股所涉環境違法行為:大氣類處罰最多,這些問題又出現
A股綠色報告項目將不同環境違法行為分類為:水、大氣、固廢、重金屬、噪聲、核與輻射、節能減排、其他、生態(林草)等幾大類目。2022年第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環境風險數據顯示,上市公司最常涉及的環境問題依舊是大氣。
制圖工具:鏑數制圖
施工場所的揚塵污染讓不少建筑裝飾、房地產行業的上市公司及旗下企業出現在大氣相關的環保罰單中。
而在施工之外,未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以及廢氣排放問題是其他行業上市公司多涉及大氣類的環境處罰的原因。今年一季度里,藥企新華制藥(SZ000756,股價25.72元,市值172.23億元)子公司就曾因此受到了行政處罰。
具體而言,新華制藥子公司山東新華萬博化工有限公司被發現,在2021年3月9日至18日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期間、2021年8月13日至20日臭氧二級管控期間,其四甲基胍車間3臺氯化釜全部正常生產,未落實應急管控措施,未達到限產20%要求。此外,該公司還在去年11月被發現,存在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與排污許可證不相符合的環境違法行為。
在這家子公司收到環保罰單之外,新華制藥自身及另一家子公司也分別因環境問題受到行政處罰,新華制藥2021年年報曾對這些處罰進行了披露。而因這些違法行為,新華制藥在2022年一季度A股環境上市公司環境風險榜上排名第8,是醫藥生物行業中唯一進入榜單TOP50的上市公司,環境風險值達204.85。
另一方面,今年年初,不少公司首度出現因未按時足額清繳碳排放配額而被處罰的情況,這其中也涉及了部分上市公司。
這些新現象來源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要求生態環境部和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定期公開重點排放單位年度碳排放配額清繳情況等信息。
而隨著2021年12月31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結束,一系列未按時足額清繳碳排放配額的情況被披露。
A股綠色報告項目顯示,中國鋁業子公司寧夏銀星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及鴻達興業(002002)控股的內蒙古蒙華海勃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均被發現,作為重點排放單位,未按時足額清繳碳排放配額。
依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上述兩家公司分別被處以了2萬元及3萬元的罰款。不過罰款并非是結束,《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規定,重點排放單位未按時足額清繳碳排放配額的,由其生產經營場所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對欠繳部分,由重點排放單位生產經營場所所在地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等量核減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額。
榜單規則:科學模型動態發布,A股環境風險榜持續更新
需要說明的是,作為長期深耕上市公司領域的財經專業媒體,每日經濟新聞致力于推動資本市場及上市公司健康發展。自2020年9月以來,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蔚藍地圖)推出了“A股綠色周報”。
在每期“A股綠色周報”所核查和收錄的數據基礎上,我們篩選出監管記錄發布時間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環境行政處罰等環境監管數據。這意味著,榜單研究對象覆蓋中國數千家A股上市公司,并囊括了A股上市公司所關聯的數萬家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和參股公司)的環境風險情況。
由于榜單數據來源于31個省市區、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面對龐大的數據來源和多樣的數據信息,數據收錄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定期發布的A股上市公司環境風險榜采用不斷累計數據的方式進行,本期排名僅代表根據截至目前所收錄到的已發布的環境風險信息而得出的上市公司環境風險情況排名。
該榜單不斷累積新收錄數據,動態更新上市公司環境風險排名,旨在通過這樣一份經過嚴謹事實核查和科學評估模型的動態榜單,幫助上市公司及投資者更清晰地了解公司整體環境風險狀況,并為上市公司動態跟蹤環境投資成效和提升綠色發展水平提供參考。
為更合理地體現以上市公司為評價主體的環境風險,項目組精準核查并分類定義了上市公司與關聯公司之間的股權關系和權益類型。榜單根據上市公司對旗下公司不同權益類型,分別予以不同折算系數來計算上市公司關聯企業環境風險對上市公司的賦分影響。
榜單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開發的動態環境信用評價系統為基礎,將經過進一步核查的數據進行環境風險賦分;同時根據上市公司對環境風險事件的反饋、披露、處置情況進行折算賦分,上市公司及其旗下企業可以對環境風險問題及時進行反饋說明或持續披露環境信息,從而對環境風險進行修復。項目組希望由此鼓勵上市公司增強信息透明度、加大環境風險處置力度。
注1:環境風險值計算方法詳見“榜單規則”
每日經濟新聞
2022年重金屬治理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現在,你了解 2022年重金屬治理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了么?本文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會喜歡。聲明:該內容系每日經濟新聞網友自行發布,所闡述觀點不代表本網(橡膠經濟網)觀點,如若侵權請聯系財都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