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保本基金的保本周期(南方基金保本嗎)

南方基金保本基金 業績增長近4倍(1)
本報訊(記者 朱華)不少投資者認為保本基金相對保守,其實并非如此。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9月8日,今年以來保本型基金的平均凈值增長率達12.53%,其中,從成立以來的凈值增長率來看,截止到8月28日,業績較好的是運行時間較長的南方避險增值,成立12年來該基金取得了393.58%的收益率,是目前行業內業績增長近4倍的保本基金產品。
翻閱資料發現,南方基金已經成為業內在保本領域積淀深厚的基金公司。作為業內較早開發保本基金的公司,南方基金至今已經擁有12年的管理經驗,成功管理過南方避險、南方恒遠、南方保本、南方安心、南方豐和等五只保本型基金。布局早、產品數量多、管理規模居前、長期業績穩健已經成為南方系保本軍團的顯著管理特色。
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南方基金管理的保本型基金產品多達五只,成為行業內擁有保本產品數量多、產品線豐富的基金公司之一。自2003年發行了國內首只保本基金——南方避險后,南方基金至今已擁有超過12年的保本基金管理經驗,是國內管理保本基金時間長的基金公司。截至2015年6月30日,南方基金管理的保本基金總資產凈值超過百億,成為行業內管理保本基金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之一。
據了解,南方基金一直秉持“避險又增值,保本不保守”的管理思想,即在保證本金不虧前提下,讓投資者能夠分享市場收益。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8日,除今年5月份新成立的南方豐和外,其他南方系保本基金年化收益率均超13%,其中南方保本混合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更達到22.18%,遠超業績比較基準和三年定存利率。
也有一些投資者買權益型基金或純股票型基金,基金凈值不斷創新高,但投資者體驗不是很理想,往往在高位追進,低位賣出,“固收+”的回撤相比股票型基金要小很多,相對于權益基金來說,風險可控。結合收益和風險這兩個維度,“固收+”產品就成為了第三類大類資產,自然越來越受到老百姓的歡迎。
當然,更深層次原因則是銀行理財的替代,現在銀行理財收益率在下行,凈值型產品也不保本,銀行理財未來的方向會越來越向“固收+”產品靠攏。基于長遠,孫魯閩也有一個大膽預測,“固收+”或將是一個過渡性產品,若大家買“固收+”產品體驗很好,會逐步提高風險,不排除一部分投資者會從“固收+”轉向買權益產品。
公募“固收+”產品設計,源于企業年金
說起“固收+”, 孫魯閩總是很興奮。因為這與他的一路成長經歷有關。他從一線研究員做起,一路穩扎穩打,才做到公募基金經理,最后轉做投資經理,南方基金聯席首席投資官、南方基金董事總經理。
據他在直播中描述,“固收+”在十年前根本不叫“固收+”,而是被稱為股債平衡型產品。他管理的保本基金南方避險、以及南方基金成立的第一只債基(依據市場上債券型基金成立時間)南方寶元都屬于股債平衡型。
“固收+”這個詞大概是2020年開始火起來。在他的回憶里,2007年企業年金剛開始陸續成立,企業年金就是標準的“固收+”產品,當時規定權益上限是30%,固收下限是70%,他從2007年開始管理企業年金,也就是市場上早期的“固收+”,2010年他又開始管理南方避險、南方保本,后面持續管理社保基金,現在管理社保基金、職業年金、以及公募“固收+”產品。可以說,他的職業生涯基本都是圍繞著“固收+”產品。
孫魯閩對固收+的介紹非常簡明扼要:“'固收+'以優質的債券作為底倉,致力于獲取持續穩健的回報,同時配置股票、可轉債、新股等多策略力求增強收益,簡單來說,'固收+'是介于純債基金和偏股基金之間的品種,相對于債券來說,其向上收益的彈性更大;但相對于股票基金或權益基金,其向下的空間更小(即凈值波動性更小),是風險和收益適中的產品。”
“固收+”的核心價值在于追求資產配置組合的有效性
“相對于純債基金和純股基金,'固收+'的核心價值在于追求大類資產配置組合的有效性。”孫魯閩進一步分析稱,任何資產穿越周期都是比較困難的,比如2015年股市大幅波動、2016年初股市熔斷,2016年底債市崩盤,2017年股市是牛市,債券是熊市,2018年又反過來,某一類資產想穿越投資周期獲取持續穩定的回報很困難,必須通過大類資產混合配置來穿越周期,同時平滑波動。對我個人而言,堅持自上而下的價值投資理念,從宏觀角度進行大類資產配置組合。
“對于‘固收+‘產品,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控制下行風險,風險和收益的匹配至關重要,對于絕對收益產品而言,最困難的就是控制下行風險,“固收+”產品的優勢不是體現在一段時間收益的多少,而是體現在持續控風險能力上,體現在這個產品給投資者持續帶來正回報。“孫魯閩如是說。
公開資料顯示,孫魯閩曾管過保本基金,談起這段經歷,他感慨到,“感謝這段經歷,中國資本市場經常會經歷波動,單一資產很難穿越周期,管理保本基金對我最大的幫助就是經歷過幾輪牛熊的洗禮和檢驗,提升我的資產配置意識,比如2020年我們為什么能回避大量信用風險,就是因為從保本基金投資的角度,從絕對收益投資角度,我們選擇債券以及純債基金的投資理念和方法都不太一樣了。”
做好“固收+”,好的策略、執行、團隊一個都不能少
如何才能做好“固收+”,孫魯閩在直播中,堅定地回答到:“好的策略、好的執行、好的團隊一個都不能少!”
好的策略最終體現在產品設計上,以南方基金“固收+”產品設計為例,在債券投資方面延續了保本基金的投策,不通過信用下沉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的債券來增強收益,希望在股票上增強收益,債券投資目標是實打實賺到無風險收益的錢。
在股票投資方面,“固收+”產品首先考慮的是下行風險。這一點與股票型基金看中勝率和賠率不同。孫魯閩給大家舉了一個例子:若一只股票上漲空間100%,下跌空間亦100%,另一只股票上漲空間只有20%-30%,下跌空間不到10%,我們肯定會選擇后者,因為它下跌空間不大,最大的損失也相對較小。
好的執行最終要落實在基金經理身上。以孫魯閩為例,其作為南方基金“固收+”領軍人物, 南開大學理學和經濟學雙學士、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商學碩士。他也是國內首只保本基金南方避險掌舵人,擅長“固收+”策略。可以說,孫魯閩務實、冷靜的投資風格也與“固收+”的投資目標高度契合。
孫魯閩超十年的投資管理經歷,超百億的管理規模,長期業績穩定,控制回撤有效,這都是產品設計的最有效執行的體現。以他管理的南方安泰為例,該基金成立于2016年9月22日,自成立以來歷經牛熊,孫魯閩根據市場行情變化適時主動的調整倉位,漂亮地實現了“固收+“的核心價值。根據基金四季報,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南方安泰自成立以來獲得了41.87%的收益,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22.13%。
數據來源:基金2020年4季報,截至2020.12.31.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有好的團隊幫襯“固收+“才能越走越遠。據悉,南方“固收+”團隊學霸云集,個個能征善戰,股票配置強項的基金經理陳樂、國內首只債基南方寶元的基金經理林樂峰,以產業的眼光挑選個股方面非常有實力。林樂峰等基金經理都是北大、清華的高材生。
同時,南方基金有非常強大的信評團隊作為支撐,且該團隊經受住了過去十幾年市場的檢驗。此外,南方基金還成立了一個混合資產部,混合資產部下面有各個細分小組,在股票的研究、投資以及行業配置方面的經驗都非常豐富,在股票上實行增強投資或者增強收益,對整個“固收+”的收益非常有幫助。
2021年降低預期債市先跌后漲
談及2021年的市場行情。孫魯閩坦言,“對2021年A股市場不悲觀,只是對預期的收益一定要降低,全面牛市的概率較低,以結構性行情為主。債市2020年是先漲后跌,2021年應該是先跌后漲,但跌的空間和漲的空間不大。從全球來看,若疫情得到很好控制,全球經濟強勁復蘇帶動大宗商品價格走高,以及帶動貨幣政策適當收緊,都是大概率事件。”
從控制風險的角度,他強調:“今年相對于過去兩年,首先要適當控制股票倉位,特別是對于'固收+'來說。其次是精選個股,均衡配置。債券方面控制風險,首先是不信用下沉,其次是控制杠桿和久期,短期內通脹快速上行,信用緊縮,利率可能會有一個上行期。通過權益和債券的細分配置以及大類資產綜合配置來控制風險。”
關于近年流行的賽道說,孫魯閩也有其獨到的見解,“過去兩年,賽道特別極致,如新能源、半導體、醫藥、消費等業績很優秀,可是一旦貨幣政策收緊,賽道估值就漲不動了,特別是疫情控制之后,同樣賽道的公司,好公司盈利增長很快,不好的公司盈利大幅下滑。今年賽道行情或會轉變為個股行情,只有選擇好的行業中的優質個股,才是將投資收益‘脫穎而出’。只要盈利有增長即使不是熱門賽道(傳統行業),但估值相對合理,通過盈利的增長實現正收益的概率就會增加,就值得去投資。”
孫魯閩的觀點樸實、純粹;分析也總是深入淺出;這次交流后,老揭深有感悟。聽孫魯閩的勸告吧,2021投資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控制風險,做好大類資產配置。近期市場波動加大,把部分權益資產落袋為安,向"固收+"走近一些會比較穩妥。2021年開往春天的這趟“固收+”列車大家還是不要錯過~
文章被以下專欄收錄.css-1any501{box-sizing:border-box;margin:0;min-width:0;max-width:100%;height:auto;background-color:#FFFFFF;width:40px;height:40px;border-radius:50%;}對話優秀投資人對話優秀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