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眼法”和上市公司自炒股票的陷阱

“障眼法”的陷阱
一些喜歡短線投資的人,非常重視市場里的“多空”態勢,尤其是自稱是觀察市場形勢能力的人,很容易被妙手玩弄的障眼法所蒙騙。
若干年前一位著名的股市炒手,在炒作一支紡織股時,一路上都相當順手,市場跟進的投資者非常踴躍,整個股市的行情也頗能配合,使得這支本質并不突出紡織股的股價節節挺升。但是,由于這支紡織股的本質并不突出,跟進的投資者也怕大戶開溜了結,所以在操作上也是步步為營,且戰且走。有這種情況下,雖然炒作這支股票的大戶相當滿意股價上漲的程度,但卻為如何順利出貨而感到困擾。
有一天,這支紡織股臨收盤時突然涌現出強烈的賣盤,股價也急速滑落,跟進的投資者自然積極探聽原因,經過多方查證后,所有的進出數據都顯示這位大戶仍有買進,賣盤則是來自市場的一個丙種經紀人,而且他宣稱是錯賣,這位丙種經紀人把大戶臨收市時電話通知不限價買進100萬股聽成賣出100萬股,次日,一些刊物也以顯著版面報導了這段“內幕”。
“精研”市場的人立即判定丙經紀人錯賣的100萬股必須立即補回,在有主力照顧,而且空頭待補的情況下,股價必有突出的表現。果然,這支紡織股當天就因積極的搶進而快速漲停,大戶臨收市時再以漲停價大量掛進,使得收盤后這支股票的漲停板掛進數量極為驚人。這樣,很自然地這支紡織股接連幾天在投資者的搶進中高掛漲停板,只是成交量逐日擴大,這位大戶也就順利地出貨獲利了結,這支紡織股往后的發展,當然不太好,接二連三的跌停板使得那些自稱研判市勢能力的投資者個個損失慘重。因此,投資需要分辨炒手的障眼法,以免掉入陷阱之中。
上市公司自炒股票的陷阱
發行公司買賣自身股票的陷阱是指發行公司為了維持或抬高本公司的股票價格,以壟斷的方式買進自己公司的股票,待公司股票價格在市場上回升之時,再把所買進的股票賣出。
有些股票公司的老板為了使自己公司的股價上漲,以公司的名義參與了股票市場的短期投機行為,炒高公司的股價,賺取短期投機利潤,大發營業外之財。在這方面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xxx和xxxx。前一段時間xxx漲勢火爆,可當國家發布公告禁止上市公司炒股以來,xxx經歷了較大的跌勢,一度因跌幅較大而停板。
1994年8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臨近收市時,xxxx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部通過四個大賬戶,以連續交易和不轉移證券所有權的虛買虛賣方式拉高本公司股票的價位,使該股票的當日收盤價比前日上漲了102%。據統計,從8月1日到8月31日,xxxx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部先后動用資金1987.7萬元,買入本公司股票398.12萬股,并將上述股票連同8月1日前的存量84.56萬股全部拋出,獲利587.9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