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對監管政策變化的過度反應體現在什么地方

1993年在“黑馬”概念炒作的帶領下,上證指數沖到1500多點,但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強,股指瞬即盤旋下跌,到1994年6月只有300多點,流通總市值縮水了80%,中國股市就步入了為期一年多的漫漫熊市。
1996年炒“績優”、1997年炒“回歸”,市場中又出現了大量非理性的行為,為抑制投機,1997年5月10日證監會將印花稅調高到“對雙方各征0.5%”,以鼓勵中長線投資;隨后管理層依法查處了一批違規機構,并嚴禁國企炒股,禁止銀行違規資金入市,上證指數便從當年1500點的高位調到9月份的1041點附近,股市又逐趨低迷。
1999年隨著國際經濟形式的好轉,而國內經濟正碰上通貨緊縮的壓力、國企改革也到了攻堅階段,因此管理層對股市的調控重點從防范風險轉變為讓股市更好地為國民經濟發展服務,針對于此接二連三地推出利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