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夕花市遇冷【】

△花店門口擺滿鮮花
【預熱】
七夕將至,鮮花市場預訂增多
8月1日,現代快報記者在南京街頭探訪多家花店,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節日氛圍。滿天星、向日葵、玫瑰……一束束色彩鮮艷的花朵包裝好擺在門口,尤其是玫瑰,被設計出各種精美的造型,浪漫的氣息已經藏不住了。
△滿天星花束
在新街口的一家花店,店主呂女士正在包裝花束,她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現在已經有不少七夕的預約訂單了,“每年這個時候就比較忙,也是下半年的旺季。我們既有傳統的花束,也有定制的鮮花禮盒。”她介紹,在一眾花束中,滿天星和藍色妖姬最受歡迎。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一些電商平臺也已經開啟了七夕鮮花預售活動,不少商家開辟出七夕專欄,比如有的商家推出了20多種花束、禮盒套餐,售價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還有一些平臺主打單枝、小份的簡約款。某生鮮平臺也開啟了七夕鮮花活動,推出網紅同款“獨角獸”禮盒和多種玫瑰花束,預售鮮花還享受滿減活動。
△特別的文字花束
“我工作比較忙,七夕那天不一定能和女朋友一起過,我就提前預定了花束,還可以選擇送達時間,非常方便。”在新街口上班的小李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遇冷】
自助售賣機不太“吃香”,市民更愿意在花店選購
與熱鬧的鮮花市場相比,鮮花自助售賣機就顯得冷清很多。在江寧百家湖商圈一家商場內,擺放著一臺鮮花自助售賣機。機器分為20多個大小不一的格子,不少格內擺放著鮮花。主要以滿天星和玫瑰花為主。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右側的電子屏顯示著花的品種和價格。比如含花瓶的一束餐桌花售價58元,彩色的滿天星要40元,單色的滿天星基本上都是20元。單枝的鮮花售價都為每枝12元。電子屏顯示,沒有擺放花的格口代表著已經售罄。
△鮮花自助售賣機
消費者選取要購買的花,掃碼付款后,柜門就會打開,對應的鮮花格口的小門也會打開,消費者取走鮮花關上門,交易即可完成。現代快報記者看到,單枝鮮花的花桿上還有一小管營養液保持花朵的新鮮。
現代快報記者在自助機旁等待約半小時,沒有看到市民前來購買。路過的陳先生告訴記者:“一朵花12元,跟花店比起來并不便宜,而且現在還沒到七夕,不知道七夕會不會漲價。”陳先生表示,這里面的鮮花有的看起來已經蔫了,“可能救急的時候會選購,感覺要節日如果送花的話還是會去花店精心挑選一下,也可以線上購買,這樣遇到問題的話可以及時聯系上。”
△自助售賣機中的鮮花
【聲音】
店長:在南京投放近一年,未達到預想效果
“首創鮮花自助機開啟鮮花新零售”,走出地鐵2號線集慶門大街地鐵站,不少乘客都會被這大大的廣告語吸引,這里是鮮花自助售賣機的南京門店。
該門店店長高先生介紹,“據我所知,上海的鮮花自助售賣機運營得是不錯的。”高先生說,他在調研后覺得自助售賣機可以節約門店租金和人工費等成本,且風險可控,于是就從2021年10月開始,在南京多個地鐵站和大型商場,布局了20多個自助機點位。
他介紹,鮮花自助售賣機采用了風冷技術,可以滿足鮮花的保鮮需求,“因為自助售賣機的鮮花統一從云南供貨,選用A級鮮花,夏季一般可以保存7-10天,冬季可以保存14天。我們每周會安排工作人員檢查一次,更換狀態較差的花朵。”
高先生坦言,經過將近一年的時間,鮮花自助售賣機的銷售額和熱度并沒有達到他的預期。
“一臺自助售賣機,一天的銷售額大概幾十元到一百多元,節假日可能會好點。南京人可能更習慣去逛花店,對于鮮花新零售的方式需要一個慢慢接受的過程。”接下來,他打算對于花的品種和場地進行更換,目前正在考慮和一些平臺談合作。
△花店門口擺滿鮮花
【看法】
專家:目前看來,鮮花消費不適合自助售賣
鮮花自助售賣機這樣方便的浪漫為什么年輕人不愿意買單呢?8月1日,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周勤接受了現代快報記者采訪,他表示,鮮花自助售賣機“遇冷”其實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他說:“首先,從市場情況來看,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現在大家購買鮮花都十分方便。其次,自助售賣機在消費者心中代表著方便且物美價廉,但因為鮮花保鮮要求較高,導致成本增加,所以自助售賣機的鮮花定價并不便宜,選擇少、價格高勸退了不少消費者。”
他介紹,相比于大眾接受程度較高的飲料自助售賣機,鮮花并非生活必需品,可能在七夕等特殊時間節點會出現短暫的消費熱情,但消費者沒有養成長期消費的習慣。“綜合來看,在市場‘遇冷’實際上也是正常結果,如果需要長期發展,需要再次市場調研,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