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鎳概念龍頭上市公司有哪些(高純度鎳龍頭上市公司)

為大家解答關于 2022年鎳概念龍頭上市公司有哪些,針對“2022年鎳概念龍頭上市公司有哪些”的話題,財都小生為你搜集了相關文章, 5家合作上市公司有跌有漲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來看2022年鎳概念龍頭上市公司有哪些咋回事。
全球金融市場像是一潭深水,每天都在上演獵殺故事。只要嗅到了一點點金錢的氣味,鯊魚的背鰭也就露出了水面。
作者 | 梁春富
編輯丨蔡真
來源 | 野馬財經
鎳,一種白色金屬,被稱為“工業維生素”,最為人知的用途在于不銹鋼冶煉,而隨著電動車行業崛起,鎳成為了各大動力電池生產商爭搶的稀缺資源。也可以說,下至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硬幣、路上開的電動車,上至航空航天、原子能反應堆等高精尖領域,都需要鎳金屬。
而這兩天,在期貨市場上爆發了一場史詩級的國際逼空大戰,主角正是鎳。
3月8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鎳價單日暴漲超110%突破10萬美元/噸,兩日累計漲幅達250%,此番漲幅震驚全球市場。
圖片來源:wind
2007年5月以來,鎳價最高點才5.18萬美元/噸,單日漲幅最高也不過20%。如今鎳價卻一舉突破了10萬美元關口,這是期貨市場有史以來最為極端的價格波動之一。隨后,鎳被LME暫停交易,又是一個載入期貨史冊的操作。
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鎳資源儲量大國,俄烏沖突局勢仍未明朗之際,鎳市場價格也一路走高。即便如此,僅僅這一原因就會造成鎳背離基本面的暴漲行情嗎?
很快,關于中國溫州企業青山控股被全球能源巨頭嘉能可狙殺的傳言不脛而走。嘉能可做多,將鎳價不斷推高,從而逼做空的一方青山控股,追加保證金或平倉,這將導致后者損失數十億美金,甚至破產。期貨市場向來是零和博弈,一方虧損即是對手方的盈利。
中國最大鎳礦貿易商寧波力勤董事長蔡建勇評論:“(這是)海外資本對中國鎳產業的一次布局周密的獵殺行動......我們中國鎳產業、新能源產業和其中最優秀的產業布局者正在慘遭屠戮,蒙受羞辱。”
3月10日,上期所發布公告為“妖鎳”降溫。自3月11日收盤結算時起,鎳期貨NI2203合約交易保證金比例為20%,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為17%;鎳期貨NI2208、NI2210、NI2211、NI2302合約以及新上市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比例調整為19%,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為17%。
方正中期期貨認為,俄烏局勢緩和疊加青山表態,造成鎳價高位回落,總之不確定性將造成鎳價繼續高波動。目前現貨購銷基本停滯。倫鎳暫停后開盤價格預計下對應滬鎳仍可能維持偏強,但有較大回調可能性。
受“青山事件”影響的華友鈷業(603799.SH)在兩連跌停,市值蒸發261億元后,于3月9日聲明稱,公司當前在鎳期貨市場未出現強制平倉的情況。
而在青山集團宣布用旗下高冰鎳置換國內金屬鎳板,已通過多種渠道調配到充足現貨進行交割之后,華友鈷業在3月10日迎來反彈,收報97.61元/股,上漲7.11%。
“妖鎳”的影響還會延續多久?
“獵手”與“獵物”
青山控股,這家曾經在國內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如今天下盡知。
愛企查顯示,青山控股2003年6月12日在浙江溫州龍灣區成立,注冊資本28億元,法人代表、董事長為項秉雪。
而在胡潤2021年全球富豪榜中,青山控股的董事局主席項光達名列其中,以215億元的資產,穩坐溫州首富的位置。工商資料顯示,項光達也是青山控股的實際控制人、最終受益人,直接和間接持股比例達48.45%。此外,青山控股的股東中還有多位姓項人士——項光通、項秉雪、項海燕。
圖片來源:愛企查
“財聯社”報道,青山控股有著家族企業的風格,行情人士透露,“除創始人項光達外,項光達弟弟項光通、以及項氏家族成員項秉雪、項炳和、項炳慶、項海燕等均分布在青山系各大板塊。”
溫州商人喜抱團,項光達家族亦不例外。青山控股的靈魂人物除項光達以外,還有同鄉張積敏。青山控股集團的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甌海聯營實驗廠,由張積敏經營。1998年,項光達與張積敏合伙下海再創業,將工廠生產普通門窗轉為生產汽車門窗。后來,兩人一步步將事業做大,成長至如今的青山控股集團。
愛企查顯示,張積敏是青山控股的第六大股東,持股5%,且在“青山系”的17家企業中擔任董事長、董事、股東等。
目前,青山控股專門從事不銹鋼產業,不銹鋼年產量超過千萬噸,占據全球市場份額20%以上。
圖片來源:青山控股官網
在不銹鋼的上游產業——鎳資源上,青山堪稱王者,其鎳產量將在2022年達到85萬噸,到2023年將躍升至110萬噸。據中信建投統計,2020年青山集團擁有全球18%的鎳市場份額。其是全球最大鎳鐵和不銹鋼生產商之一,也是國內不銹鋼和鎳鐵資源龍頭企業。
目前,青山控股已形成從鎳礦開采、鎳鐵冶煉到不銹鋼冶煉的上下游全產業鏈布局,同時還利用鎳生產電動汽車的三元鋰電池,切入新能源賽道。
也正是如此,青山控股對于國際鎳價的影響力不可小覷,作為鎳生產巨頭,它也是天然的空頭。
2021年,青山控股突破了鎳鐵冶煉高冰鎳的技術,高冰鎳產能大增,并從當年3月份開始向華友鈷業(603799.SH)、中偉股份(300919.SZ)等供應高冰鎳,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市場對于新能源領域鎳供應長期短缺的預期。
而在俄烏戰事爆發前,國際鎳業研究組織(INSG)的報告預測,2022年全球鎳供應將由短缺轉向過剩,產量同比增長10%至312萬噸,需求同比上升18%至304.4萬噸,約有7.6萬噸過剩。
通常來講,供需決定價格,鎳供應充足乃至過剩,那么國際鎳價未來應該呈現下跌趨勢。青山控股大量買入空頭,看跌期鎳未來市場,最后通過賣空對沖鎳價格下降帶來的風險。也就是說,如果鎳的價格下降,那么青山鎳產品的價格也會下降,利潤也隨之壓縮。但由于青山持有大量鎳期貨的空頭合約,它可以通過在衍生品市場賣空賺錢,對沖產品售價下降所損失的利潤。
同理,反之鎳價格走高,青山鎳產品的利潤也更高,則對沖了衍生品市場上空頭合約的虧損。這是大宗商品領域的實業公司,為了對沖未來期貨價格波動都會采取的套保手段。
但這次青山被盯上了。青山在LME拋空了20萬噸的鎳期貨,但由于青山的印尼紅土鎳礦產品與LME鎳交倉品種存在一定錯配,不能用于交割;另一方面,俄烏地緣沖突讓鎳供給端受到影響,而青山又是俄鎳礦大客戶,青山也就更拿不出交割的鎳現貨。20萬噸的空單合約沒有足夠的鎳現貨供應,相當于青山在金融市場上就是一頭待宰的肥羊。
瑞士財團看到這家世界500強漏出的破綻,“獵殺”也就開始了。趁著俄烏沖突,多頭大肆推高鎳期貨價格,青山被逼空。這種情況下,青山要么高價從別處買來鎳交付,要么追加保證金來延期交付續命,如果湊不到錢交保證金,就會被強行平倉。
無論如何選擇,青山的損失都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這對任何一家制造業公司來說都是巨大壓力。
大反轉!青山調配到充足現貨進行交割
柳暗花明又一村,僅僅一天過后,青山被外資圍獵的危機就迎來了轉機。
據《證券日報》,3月9日,青山集團用旗下高冰鎳置換國內金屬鎳板,已通過多種渠道調配到充足現貨進行交割。分析機構普遍認為倫敦方面的鎳期貨市場多空力量逆轉,前述惡意做空的外資可能面臨“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的尷尬局面。
而在此前一日,LME連續發布了多條補救措施。3月8日晚,LME緊急宣布要暫停鎳交易,且預計在3月11日之前(本周五),不會重啟鎳交易。
此外,LME還決定取消所有在英國時間2022年3月8日凌晨00:00或之后在場外交易和LME select屏幕交易系統執行的鎳交易,并將推遲原定于2022年3月9日交割的所有現貨鎳合約的交割。
圖片來源:LME
也就是說,3月8號的交易統統不算數,3月9日的交割也延期了。在交易恢復當天,漲跌幅以3月7日收盤價為基準,并且有10%的每日價格波動限制。這無疑給了青山集團喘息之機,而調配到充足鎳現貨交割,也意味著青山或許能夠安穩度過此次危機。
有市場人士表示,這次事件損害的不止青山一位空頭的利益,惡意逼倉將引起一眾空頭的不滿。交易所也有維護市場規則的義務,期貨價格脫離基本面的暴漲暴跌,它都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應對,更何況是交易額可能超出交易所注冊資本金規模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在LME公告上標示著“An HKEXCompany”一行大字,翻譯過來即是一家港交所的公司——2012年12月,港交所收購了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港交所是這家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所的控股股東。
《財富》雜志顯示,2021年,青山集團名列世界500強第329名,總共有7萬余名員工。當年,青山集團實現營收約2401.8億元,同比上漲11%;利潤約52.2億元,同比上漲42.7%;資產達101.2億美元。
市場人士估測,青山集團是全球不銹鋼產業龍頭,總資產在百億美元級別,幾十億美元的虧損對其沒有毀滅性的影響。另一方面,青山回籠現金流的后手也很多,比如出貨不銹鋼和高冰鎳、置換資產,向交易所追加保證金,再跟多頭打一場持久戰也不無可能。
雖然目前青山印尼高冰鎳出貨量只有4000噸左右,但隨著后續產能釋放,中期鎳平衡會出現小幅過剩。多家機構亦預測,未來鎳供應大概率出現過剩。可見,青山買入空單套保的長期邏輯是立得住的,反而海外資本惡意推高的鎳價脫離基本面,或難以為續。
此外,也有法律人士認為,俄烏沖突致使青山無法用俄鎳交割,是不可抗力因素,青山可以打官司拒賠。
牽涉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青山集團被逼空的消息在市場上傳得沸沸揚揚,與青山在鎳方面有合作的國內原材料企業股價同樣受到重創,3月8日和3月9日A股鎳產品板塊整體大跌。
不過,在青山回應調配到充足鎳現貨,以及各機構采用一系列補救措施后,3月10日鎳產品板塊有所回暖。
截至3月10日收盤,華友鈷業漲7.11%、青島中程(300208.SZ)跌4.2%、盛屯礦業(600711.SH)跌1.91%、科力遠(600478.SH)漲3.92%、格林美(002340.SZ)漲0.11%、中國中冶(601618.SH)跌1.9%。
圖片來源:wind
華友鈷業與青山集團的關系始于2018年,當年啟動與青山鋼鐵集團合作的印尼年產6萬噸紅土鎳礦金屬量氫氧化鎳鈷濕法冶煉項目,華友鈷業持有57%的股權。此后,洛陽鉬業、盛屯礦業,以及新能源電池領域的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格林美、中偉股份,均宣布在印尼的青山工業園建廠或追加投資,用于開發電池用鎳等,累計投資額超30億美元。
2020年底,寧德時代和青山控股還一同參與了中法人壽的增資和股權轉讓方案,均出資9億元,持股比例均為30%。
市場擔憂,嘉能可意在奪得青山在印尼紅土鎳礦的60%權益,上市公司與青山合作的數十億美元鎳礦項目會受到影響。從近日市場表現來看,投資者大多用腳投票。
此事牽涉其他各方大都出面說明情況。華友鈷業給出的最新回復是,據目前初步判斷,此次事件不會影響到雙方的合作項目建設,并稱正在核查公司之間應收賬款相關情況。
3月9日午間,格林美發布公告稱,沒有參與鎳期貨交易以及經營不受鎳期貨事件影響;格林美印尼鎳資源項目的建設運行不受本次鎳期貨事件影響。
警惕外資金融收割
在期貨交易歷史上,中國企業也曾遭遇過多起逼倉事件,其中不少中國企業把套保做成投機。期貨市場采用的是保證金制度,類似于股票市場的杠桿。而杠桿交易的特點就是,價格波動對于投資者的虧損和盈利都是數倍、百倍、千倍放大的。
比如1997年的株洲冶煉廠,在LME大量賣空鋅期貨合約,其頭寸遠超既定期貨交易方案,被境外對沖基金盯住并進行逼倉,最終導致14.6億虧損;2008年中國民航業由于套期保值交易損失慘重,整個2008年,虧損了282億元,東航上航雙雙進入*ST之列,以至于后來有很長一段時間,國內航空公司都躲著金融衍生品,連套期保值都不敢做;2020年,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原油價油價格被惡意拋空至負數,在CME5月美原油期貨穿倉,中國投資者血本無歸。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表示,這次青山控股遭遇的“妖鎳”事件,同樣值得警醒。去年鎳價一路走高,而青山在印尼鎳礦的成本也不超過1萬美元/噸,通過賣鎳產品它早就賺得盆滿缽滿。這個時候,青山還在期貨市場拋空了20萬噸的空單合約做套保,想在期貨市場上再多賺一筆。
可深海里總藏著比你更大的鯊魚。
“青山是中國民營企業、世界500強,在全球范圍享有盛譽的不銹鋼龍頭,卻仍被海外財團狙殺。感慨資本收割的同時也希望中國制造企業記住這次教訓,完善企業內部投資風控制度,加強風險意識,切勿低估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風險,更不能過度投機。”上述人士稱。
2022年鎳概念龍頭上市公司有哪些,現在,你了解 2022年鎳概念龍頭上市公司有哪些(高純度鎳龍頭上市公司)了么?本文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會喜歡。聲明:該內容系野馬財經網友自行發布,所闡述觀點不代表本網(橡膠經濟網)觀點,如若侵權請聯系財都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