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銅業(600362)()

從今年的銅價走勢看,隨著年初全球疫情形勢好轉,加上烏克蘭局勢升級造成供應中斷的擔憂,倫銅更是一度創近七年新高。
但在四月下旬以來,倫銅價格開始承壓走低。這一方面是因為隨著美國開始進入加息周期,美元指數一路攀升,施壓銅價;另一方面,全球經濟衰退的跡象愈發清晰,銅的需求也開始減弱,進一步拖拽銅價,倫銅自年內高位已經下跌超過25%。受此影響,國內金屬產業鏈龍頭公司江西銅業(00358,600362.SH)的股價表現也進入了下行通道。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自2022年3月創下15.00港元的年內高位之后,江西銅業的股價就開始反復下行。2022年9月30日,江西銅業的股價更是一度跌至8.80港元,創下兩年內的股價新低,較年內高位跌去超40%。
在“銅博士”備受壓力的當下,半年間市值蒸發超200億的江西銅業將何去何從?先讓我們從其基本面來看。
上半年業績增速放緩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江西銅業以江西德興銅礦起家,而后不斷擴大銅冶煉和加工產能,現擁有世界上較大的單線銅熔融、精練產能。截止2021年末,公司100%所有權的資源儲量約為銅金屬861.9萬噸、黃金278.5噸、銀8138噸、鉬20.0萬噸;聯合其他公司所控制的按所占權益計算資源量約為銅443.5萬噸、黃金52噸;控股子公司恒邦股份(持股44.48%)擁有150.38噸黃金儲量。
與此同時,江西銅業擁有從礦山采選至銅產品加工的完整產業鏈,其中德興銅礦為國內最大露天開采礦山,旗下貴溪冶煉廠為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銅冶煉廠。此外,公司銅材年產量超160萬噸,為全國最大的銅加工生產商,一體化產業鏈充分提升規模效益及生產效率,基本面和擴張進程還是有較為完備的保證。
雖然今年下半年以來銅價走勢有所波動,但在今年上半年在俄烏沖突下,市場對于供需關系的擔憂,推動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創下新高。這帶動了江西銅業業績的穩定增長。今年上半年,江西銅業實現營業收入2552.48億元,同比增長12.5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4.67億元,同比增長13.92%。雖然公司銷售收入再創歷史新高,但增速卻較去年同期的54.30%、308.38%大幅放緩。
分產品來看,今年上半年,公司銅相關產業收入同比增長13.78%,收入占比超九成,大部分產品均成功實現了量價齊升。其中,陰極銅作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其收入及產量分別實現了6.89%及2.51%的同比增長。
據公司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計劃生產銅精礦含銅20.17萬噸、生產陰極銅177.5萬噸、黃金93噸、白銀1183噸、硫酸500萬噸、銅加工材182萬噸,分別同比變化-0.3%、-0.4%、 29.7%、 5.2%、-5.7%、 10.2%。從目前來看,銅價表現依然波動,在量價齊降的背景下,江西銅業2022年的業績表現或難言理想 。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在新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下,銅箔需求放量,多家銅加工企業也紛紛“入局”,各大銅箔企業加速擴產進程,這成功帶動了鋰電銅箔行業上市潮。江西銅業就是其中之一,江西銅業分拆旗下控股子公司江銅銅箔沖刺創業板。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江銅銅箔成立于2003年,主要從事各類高性能電解銅箔研發、生產與銷售,2021年開始切入鋰電銅箔領域。隨著新能源領域快速發展,帶動鋰電銅箔放量。2022年首三個月,江銅銅箔鋰電銅箔收入2.02億元,已超過2021年全年,其收入占比從2021年的9.43%提升至35.04%。
未來隨著江西銅箔成功上市以及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將持續為公司貢獻一定投資收益,為江西銅業的業績帶來新的成長空間。
銅價短期承壓,長期有望向好
短期來看,銅價的前景面臨來自供應鏈阻礙和高通脹的壓力,包括建筑以及汽車在內各個領域的銅需求都受到了影響。事實上,自俄烏沖突爆發后,全球有色金屬市場便開始了頻繁波動。除原油以及天然氣外,俄羅斯同時也是銅、鋁、鋅、錫、鎳等關鍵工業金屬的重要出口國。在俄烏沖突的緊張局勢下,LME期鎳價格一度突破2.5萬美元/噸的高位水平,銅期貨價格也曾在今年3月創下新高。
不過,在近3個月中,全球多種金屬期貨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震蕩下挫。在此之中,美聯儲以及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開始同步加息是導致市場悲觀情緒加重的關鍵因素。為抗擊高企的通脹,美聯儲自今年3月開啟加息之路,截至9月已經累計加息300個基點。與此同時,加拿大央行、英國央行以及歐洲央行等多個發達經濟體央行也開始持續收緊貨幣政策。在此背景下,全球股票市場承壓下挫,投資者對于大幅收緊貨幣政策可能將損害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情緒愈發嚴重,同時美元強勢的表現也打壓了以美元計價的金屬期貨價格,銅價也因此承受著不小的下行壓力。
再從供應端來看,自疫情常態化以來,全球銅礦供應恢復較快,去年的銅供需缺口恢復至緊平衡。智通財經APP了解到,CSPT小組(中國銅原料聯合談判小組)將今年第四季度的TC/RC指導價定為每噸93美元和每磅9.3美分,同比提高32.9%,創下五年高位,可見全球銅精礦供應總體趨松。同時受到國內限電、檢修結束、新產能投放等一系列事件的影響,預計今年9月精銅產量將增至90萬噸,供應壓力逐步增大。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國內下游除新能源領域表現亮眼外,其余行業消費普遍維持負增長。在這些因素共振背景下,銅價從6、7月開始了一輪較為流暢的下跌,倫銅自年內高位已經下跌超過25%。花旗預計,預計未來6個月銅價將進一步下跌15-20%。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雖然近期銅精礦現貨加工費TC的積極上行有利于國內銅企冶煉業務利潤的提升,但對于江西銅業這類銅礦自給率高的企業,優勢并不明顯。其實,銅精礦現貨加工費提升意味著銅精礦供應的增加及銅價未來更大的下行壓力。而對銅精礦自給率高的企業,利潤受銅價下跌影響更大,甚至超過加工費上漲所帶來的收益,可見江西銅業的短期前景并不樂觀。
盡管當前銅價因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增大而承受著下行壓力,但長期來看,由于銅在電動汽車、太陽能以及能源儲存電池等新能源產業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隨著新能源產業發展逐步加速,銅價的長期前景值得期待。力拓高管指出,由于能源轉型將要求銅產量大幅增加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對銅價的長期前景感到放心。高盛預計,到2025年,全球銅需求將開始超過供應,推動銅價升至每噸15000美元,是目前水平的兩倍。同時,惠譽預計,銅價在未來5年將穩步上漲。鑒于銅市場預計會出現長期結構性缺口,銅價將于2027年回到今年3月曾觸及的歷史高點。
總體來說,全球通脹不減,流動性緊張,緊急衰退預期加深下宏觀利空逐步強化,國內新產能投放,供應壓力逐步增大。與此同時,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金九銀十的消費旺季景氣度不及往年同期,短期內銅價或持續承壓下行。但華泰金控指出,長期來看,在新能源、風電/光伏發電新裝機增長以及電網升級的推動下,銅價將會在基本面的支撐下進入上升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