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漲價【凈利增長全靠漲價】

編輯 | 牙韓翔
涪陵榨菜交出了一份看起來還不錯的2022年半年度財報。
在報告期內,這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22億元,同比增長5.58%。涪陵榨菜解釋稱,上半年凈利潤增長主要源于公司收入、投資收益同比增加及銷售費用同比減少。
不過,業績增長很大程度得益于產品提價。
去年11月,涪陵榨菜宣布就部分產品提價,并稱漲價是基于主要原料、包材、輔材、能源等成本持續上漲,及公司優化升級產品帶來的成本上升,對部分產品出廠價格進行調整,各品類上調幅度為3%-19%不等,價格執行于2021年11月12日開始實施。
根據公開消息,從2008年至今,涪陵榨菜已累計漲價13次。
對于提價,涪陵榨菜給出的解釋一般都離不開原材料及包裝、輔材等價格上漲等。梳理財報也可以發現,產品提價成為了涪陵榨菜業績增長的主要推動力。2016年至2021年,涪陵榨菜主營產品銷售量從11.13萬噸上漲到了15.32萬噸,同比增長37.65%;而主營業務收入則從10.55億元上漲到25.16億元,增幅達到138.48%。
依賴提價的做法,短期內能帶動利潤增長。但是,從長遠來看可能也無法再持續施展。畢竟榨菜并非高價產品,且技術壁壘并不高,如果頻繁提價,可能反而會將消費者推向競爭對手的懷抱。
而涪陵榨菜持續采用這樣的策略,主要迫于榨菜行業眼下的瓶頸。
榨菜行業屬于小眾行業,其中包裝類榨菜的“天花板”要更低一些。來自歐睿的數據顯示,2021年包裝榨菜行業市場規模約為83億元,預計未來5年復合增速將降至8.5%,而2015-2021年行業復合增速高達11.6%。
據智研咨詢報告也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包裝類榨菜行業規模僅有67億元。而2019年,涪陵榨菜的榨菜產品收入就達到了17.12億元,這意味著,榨菜行業可拓展空間比較有限。
涪陵榨菜近年來的業績增速放緩也在佐證這一點。財報顯示,2016-2018年,涪陵榨菜的營收增幅分別為20.43%、35.64%和25.92%;凈利潤同比增長63.46%、61%和59.78%。到了2020年,其營收和凈利潤增幅已縮窄至14.23%和28.42%。
行業瓶頸之下,涪陵榨菜也并非沒有采取提價以外的策略。比如,涪陵榨菜從之前的“明確榨菜價值,做熱烏江品牌”戰略變為“榨菜升級做透,蘿卜多元做大,延伸開發零食,嘗試進入醬類”戰略,也就是說,在主力產品榨菜外,推廣蘿卜、海帶絲、泡菜、下飯菜等產品,試圖發力多元品類。
但從目前的財報表現看,產品多元化策略效果并不如意。上半年財報顯示,泡菜和蘿卜產品合計營收貢獻不足12%,其中,蘿卜產品的銷售額同比下滑1.98%,毛利率為41.86%,同比下降12.31%,降幅成為所有產品里最高。
除了多元化產品策略,涪陵榨菜的另一個策略方向是發展中高端市場,向星級酒店和大型連鎖餐飲公司供應產品。
涪陵榨菜在今年一份投資者關系活動中透露,公司組建的銷售二部,將招募具有餐飲銷售經驗的人才,以專業團隊進行餐飲渠道開發,將產品帶入餐飲市場。
不過,上半年來反復的疫情打擊下,酒店及餐飲行業商家抱吞苦水,涪陵榨菜也沒有能夠回避疫情的沖擊。此外,榨菜進入B端市場,還需要投入市場教育及開發成本,對盈利能力構成一定的影響。
根據涪陵榨菜集團董事長周斌全的計劃,公司將用3-5年時間,把涪陵榨菜打造成為產值超過百億元、利稅突破20億元的產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