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住滿男病人【婦產科都是大老爺們”,疫情中最苦的人】

許多人就已在盼望即將到來的春節
闔家團圓、滿心歡喜
然而對于全國各地的醫護來說
卻是一場不得不打的硬仗
你可能不知道
現在醫院的光景
用「人滿為患」已不足以形容
“80歲老人去兒科住院”
“婦產科里住滿了咳嗽的大老爺們”
多次臨時擴容后的醫院依舊
被新冠感染的人們擠得水泄不通
“呼吸一病區”、“呼吸二病區”......
最后竟足足改出了十三個“呼吸病區”
甚至他們直接就在大廳開診
人手不足的情況下
其他各科的醫生被臨時抽調到呼吸科
所有醫生都開始惡補呼吸科的知識
《內科學》幾乎人手一本
“一個工作不到三年的呼吸科醫生,
現在居然能指揮肛腸科主任干這干那”
所有科室的醫生
都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搶救生命
退休的、離職的醫護
紛紛趕回來支援
凌晨一點
發熱病區醫護人員仍在忙碌
良者為醫、醫者良心
可是即便如此
人手依舊不足
為什么?
因為醫護也是人!
她們不是百毒不侵
她們也會生病!
她們也需要休息!
疫情伊始
面對未知病毒的恐懼
她們毅然決然地上了
而三年之后的如今
她們也基本全陽了個遍
包得最嚴實的是她們
但感染最普遍的也是她們
這就是醫護的無奈
每個月一次的排班表用不上了
工作群里每天都有醫生報告自己的感染情況
但沒人能等癥狀完全緩解再來上班
“只要不發熱,就一定回來上班,
好多人都是乏力、氣短、咳嗽,
一位護士回來上了三四天班,
就又開始發熱”。
但她們說
“陽了不怕,
就怕倒下沒人查房出診”
病人一直源源不斷收進來
大家都自覺吃藥退燒來上班
值夜班的時候就再吃一顆
前幾天,華山醫院的急診醫生高醫生
在帶病堅守了又一個急診夜班后
終于支撐不住請假
但她給自己的期限只有:兩天
她還把自己稱作了“逃兵”
可廣大網友卻不認可
不允許她這樣稱呼自己
囑咐一定照顧好自己身體
很多人看到帶病堅持上崗的醫護們
既感動又心疼
但對于她們的丈夫、孩子
家人們來說
可能來兼夾了一種“ 恨 ” 意
仍在一線奮戰的醫護們
除了要抵抗病毒的侵蝕
或許還有孩子委屈的眼神
以及丈夫哀怨的神情
自從疫情爆發
她們有多久沒有帶孩子出去玩了?
面對陽了的丈夫
生病的父母?
她卻選擇了回到醫院
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
把她、把千千萬萬個醫護人員
推到了兩難的境地
她們的付出
不僅僅是時間上的、體力上的
還有精神上的、思想上的
她們把一個個病患治愈出院
唯獨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卻越來越脆弱
春節還剩下不到20天了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
是一年一度的假期
是一年一次的團圓
但面對即將來襲的“感染高峰”
醫院的戰役才剛剛開始
這個春節醫護們注定沒有了假期
不是她們不能有
而是她們終究放不下工作
接收了那么多的患者
積攢了那么多的工作
不是輕輕一句假期就能放下的
每一張ICU床位
都是一條性命
或許你做不到像上海那樣
大手一揮給每一位一線醫護的賬戶上
打進了6000元
但真心希望
每一個人能理解、感謝
正在一線奮戰的所有醫護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
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