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理財知識(固定收益的理財)

理財產品告別穩賺不虧(1)
理財產品,素來被廣大投資者視作“穩穩的幸福”,是理財配置中最堅實的底部。然而,近期銀行理財產品這一“人設”崩塌了,先后有20余款銀行理財產品出現虧損,跌破1元面值。投資者慌了:銀行理財產品還能信任嗎?這次集中虧損究竟是什么原因?今后在理財配置中投資者怎么做才能規避風險?本期理財周刊,我們還原理財產品虧損始末,邀請理財師坐鎮解讀支招,讓大家在投資道路上規避風險少走彎路。
事件
不再保本 部分固收類產品跌破成本價
“睡了一覺,接近2萬元沒了。”這讓持有銀行理財產品的曲先生難以接受。 6月10日,“中信理財之樂贏成長凈值半年開人民幣理財產品”迎來半年一次的開放日。半年前,曲先生買了這款產品。 6月9日晚,曲先生看了一眼銀行APP,顯示6月3日產品凈值是1.1458元。然而,等到6月10日開放日這一天,產品凈值更新,顯示6月8日產品凈值為1.1302元。 5天時間,中間3個交易日,產品虧了1.36%。
“6月4日、5日、8日這三個交易日,企業債上漲,同期國債指數下跌了0.03%,權益市場也漲得比較好,是什么樣的神操作能讓一款固收類的銀行理財產品虧掉1.36%”曲先生被驚呆后,卻百思不得其解。
資料顯示,這款產品的起投金額是100萬,最短持有6個月。產品類型屬于“公募、開放式、固定收益類”,風險等級為R3,適合平衡性、進取型、激進型客戶投資者。
以往,銀行理財短期大幅回撤并不尋常。但是,放在6月以來的這段時間看,中信銀行理財產凈值回撤卻也不是個例。 6月3日,一家大型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產品凈值是0.9997,該產品5月初凈值最高點還是1.0031。跌破成本價,近一個月的年化收益降為-4.42%。資料顯示,這款產品風險等級為R2,投資策略穩健,保有少許進攻特點。100%主投固收類資產,不參與股市,通過票息收益積累,根據市場變化擇機進行交易。
而一家大型國有銀行推出的兩款理財產品,兩者最新凈值分別為0.99867元和0.998345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已有20余款固收類凈值型理財產品凈值跌破了成本價。
原因
債市巨震 理財產品凈值回撤
銀行理財究竟怎么了?分析下來,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債券市場大幅震蕩下挫,部分銀行理財配置債券比例大的話受影響就會比較明顯。二是采用市值法估值。
債市震蕩從5月份開始,一直延續至今:債券型基金的普遍回撤在1%-2%。從公募基金的固收類產品來看,過去一個月,個別產品做得較好的回撤在0.4%左右。
對于債市大幅震蕩的原因,方正富邦基金固定收益基金投資部總經理王靖表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央行收緊了銀行間資金價格。由于5月之前,資金價格處于歷史性低位,這一定程度造成了資金空轉和金融體系內套利的現象,從5月份起,央行明顯加大了對于資金價格的管控,現在直觀的感受也是市場資金充裕,但是價格偏高。
“目前央行加強金融領域重大風險防控,市場對于債券不樂觀。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逐步恢復后,對于債市的不利因素會增加,下半年債市可能進入一個階段性的防守階段。 ”王靖表示。
針對債市對固收類理財產品的后續影響,王靖表示,對凈值化產品來講,建倉時點比較重要。目前這個時點,對新成立的理財產品影響不大,因為央行是要管控資金空轉的現象和加高杠桿的泡沫,但畢竟經濟尚未企穩,因此暫時不會出現資金離場的現象。在此背景下,債券收益率上行仍有天花板,不會大幅度上行,否則容易造成企業的負擔變相增加。
估值轉型 凈值市場化明顯
從估值方法上看,根據《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九條規定,商業銀行開展理財業務,估值技術一般采用市值法和成本法。攤余成本法簡單說,就是計算基金凈值的一個方法,手里的債券未來能賺多少錢,然后平攤在每一天。舉個例子,基金用100元買了1年的3%的債券,這一年都不交易,最后本息合計103元,把這一年的3%攤到每天,收益體現在凈值里就行。“攤”就是平攤了未來的利息;“余”就是剩下的金額。
市值法,就是對于這個債券處理完全按照市場交易價格來確定,今天100元就按照100,明天99,就按99元入賬。因為市值法是準確反映當前的市場價值,所以價格就會有波動,收益自然有正有負。比如近期債券市場總體走熊,價格下跌幅度較大,按市值法估值,則債券類理財產品的凈值下跌幅度大,甚至會產生負收益。
以往,銀行理財產品更多的是資金池的概念,池內各資產收益可以“調劑”,理財產品基本是剛性兌付。資管新規實施以來,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即由之前的攤余成本法轉向市值法。因此,理財產品中標的資產市場波動,將直接影響理財產品的凈值表現。除了估值方式之外,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出現浮虧,也與當前的資本市場環境息息相關。受市場風險偏好抬升、監管嚴打資金空轉套利、債基贖回等多重不利因素的推動,近期債市調整至與2月上旬疫情發生初期相當的水平。
分析
打破剛兌 收益波動常態化
島城多名市場人士坦言,資管新規之后,銀行理財產品的波動與市場會更加貼近,上行或者下跌都是正常的波動。當前,銀行理財正加速向“真”凈值化轉型,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缺乏對相關產品的清晰了解。
資管新規執行之前,銀行理財都是保本的,其中原理是銀行采取措施,幫用戶平滑了金融市場的波動,但這樣做的結果風險全部轉嫁至銀行。
資管新規執行之后,銀行理財就從固定收益型轉變為凈值收益型,其本質上就是把風險交還給投資者。市場行情好的時候,理財收益增加;相反,若市場行情不好,則收益減少甚至會出現虧損。簡單來說,凈值型理財產品就像基金那樣每天計算凈值,并按照凈值申購贖回,雖然不再保證客戶收益,但避免了底層資產錯配等風險。
所以,保本保收益聽著很美,但是其實剛兌就是隱藏在冰塊中的刀片,它是扭曲了風險定價機制,推高無風險收益率,對投資人會產生誤解,對經濟發展也會拉高成本。
而不保本也不代表著風險很大,相反弱化了系統性風險。適度地提高風險也從另外的角度提高了收益的可能。
對于現在銀行理財而言,銷售適用性原則對投資人均要進行風險測評,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水平的產品才是解決的根本。
本版撰稿記者 王婷
作用及辦理詳解【】
財經百科2023-04-29最新工商銀行活期存款利率【存款6萬得1.11萬元利息,靠譜嗎】
財經百科2023-04-29最新的虛擬投資平臺【將加速3D虛擬空間業務布局】
財經百科2023-04-29最好通過的信用卡申請有哪些【最容易批的信用卡—選好卡】
財經百科2023-04-29最大面值及匯率詳解【世界上最大面值的鈔票一張面值100萬億元】
財經百科2023-04-29總房價2%左右比例繳納【】
財經百科2023-04-29自費買養老保險劃算嗎【自費社保優點和缺點一覽】
財經百科2023-04-29資金缺口【】
財經百科2023-04-29專業的十大基金投資平臺【推薦幾個聊基金的優質原創公眾號】
財經百科2023-04-29主要類型及風險詳解【這些風險認知你應該了解】
財經百科2023-04-29
張云龍女朋友是誰【因戲生情早有端倪】
財經百科2023-01-12樸春承認整容【真的恐整容了,原來人真的會整容上癮】
財經百科2023-01-05創業板市場名詞解釋(創業板市場名詞解釋金融學)
財經百科2022-12-30怎樣通過抖音賺錢【干貨】
財經百科2023-01-13人造奶也登場了【】
財經百科2023-01-08多頭是什么意思【期貨基本術語之多頭和空頭】
財經百科2023-01-11大盤指數上證指數(深圳大盤指數上證指數)
財經百科2022-12-30學車多少錢【”】
財經百科2023-01-04俞敏洪道歉【將借助新東方宣傳男女平等】
財經百科2023-01-04投資必備五大技巧是什么(投資必備五大技巧是什么意思)
財經百科2022-12-30